1.东西塔怎么画

2.泉州东西塔为什么是锁着的

3.宋代石塔泉州古城什么塔?

4.东西塔的介绍

5.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是什么塔

泉州东西塔_泉州东西塔什么时候建

泉州景点排名大全有东西塔、寺、清源山、中山路、洛阳桥,如下:

1、东西塔

东塔叫镇国塔,西塔叫仁寿塔,两座塔长的很像,个子也差不多高,岁数也很接近,都经历过泉州大地震而无损,抗震性不是一般的好。

2、寺

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原名莲花寺,后因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寺,遂改为现名。寺庙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3、清源山

泉州城北屏障,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其山多奇石,多灵泉,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美誉,春日登临,最为惬意。山中有老子的石雕像,弘一法师的舍利塔,还有各种样的石刻。

4、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一条珍珠项链串起古城历史。其建筑风格主要是骑楼为主,体现了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

5、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在泉州东北洛阳江上,是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产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泉州

东西塔怎么画

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是寺中的东西塔。

东西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和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

泉州寺双塔位于泉州寺内东西两侧,二塔相距约200米。东侧的叫镇国塔,俗称东塔;西侧的叫仁寿塔,俗称西塔。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初为木塔,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公元1238-1250年)重建,改为石塔。

该塔高48.24米,是一座纯用花岗岩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塔心粗壮结实,用横梁斗拱与外壁相连结,具有极强的抗地震和抗台风能力。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

壁上所雕的80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须弥座束腰部嵌有39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每幅主题集中,人物故事刻画细致,引人入胜。

西塔介绍

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改建为石塔。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西塔第四层东北壁的一尊猴行者的浮雕引起国内外游人、学者的兴趣与关注。这尊猴行者身穿直缀,头戴金箍,项悬数珠,腰挂葫芦和一卷《孔雀王咒经》,手握鬼头刀,右肩背一尊小佛像,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相似,但西塔建造比《西游记》早300年。

因此中国一些学者及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都提出“孙悟空出生在福建”的观点。

泉州东西塔为什么是锁着的

东西塔怎么画,示例如下:

先画塔的底层,因为两个塔是一对,这里就对一个做出绘制;然后画塔的基层,注意一三层的门在中间,二四层的门是左右;接着画塔尖的建筑结构;然后画塔的屋檐瓦楞细节等;再画一个相同的塔,再画些树木等;最后上色,完成。

扩展资料:

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寺内。

寺始建于唐朝垂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镇国塔位于寺大雄宝殿前东侧。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全塔通高48.27米(底层高7.37米,二层7.19米,三层6.73米,四层6.22米,五层8.05米,塔刹11.18米,基座直径1.50米),共用大柱40,大小梁各40,大斗192,小斗440,大拱112,小拱80,全用巨大的花岗岩石雕成。

仁寿塔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泉州寺石塔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

宋代石塔泉州古城什么塔?

保护这两座古塔。

泉州东西塔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保护这两座古塔,确保长期保存和传承,相关部门决定不对外开放,避免游客进入塔内造成意外损害或破坏。

东西塔的介绍

宋代石塔泉州古城东西塔。

位于泉州寺东西两侧,两塔相距约200米。东侧的那座塔叫镇国塔,俗称东塔,是唐咸亨年间(公元670-673年)在文怡大师的主持下建造的。起初,它是一座用来存放佛教文物的木塔。

后来灾后重建,改为石塔。这座塔是一座亭子般的建筑,由纯花岗岩和仿木结构建造而成。塔的中心粗壮结实,通过横梁和拱门与外墙相连。它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台风能力。

建筑特点:

整座塔造型宏伟,石雕精美。墙上雕刻的80尊保护雕像,身份、服饰、姿势、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基座束腰嵌有连续三十九个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每个故事主题集中,人物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由瑞士人戴淼和德国人艾克合著的《刺桐双塔》(出版于1935年)一书详细解释了每一幅图像的内容。

比如《斗勇金毛》第30张下,解释道:“‘金毛’是狮子的名字,站在左边的勇者显然是驯狮者,或者说是角斗士,穿的是西式服装。”每个图像都有主题文字。比如第一张图的标题是“男生求老婆”,第二张图的标题是“青衣的花”等等。小品简洁,内容鲜明,充分展现了宋代泉州石雕工艺的艺术成就。

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是什么塔

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寺内。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

气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独具魅力的神韵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两侧的双塔,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扩展资料

东塔(镇国塔)位于寺大雄宝殿前东侧,名镇国塔。唐咸通六年(865年),建5层木塔。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改为13层,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十三年(1186年)重建。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成7层砖塔。

西塔(仁寿塔)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名仁寿塔。五代 梁贞明年间 (公元915-920年),建7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灾,淳熙年间(1174-1189年)改建为砖塔。

百度百科-东西塔

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泉州东西塔。

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分列于泉州寺大雄宝殿前方两侧。东西塔是泉州古城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作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石构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

东塔镇国塔为唐代僧人建五级木塔,宋代改十木塔,后僧人改造七级砖塔。嘉熙二年(1238年)改建石塔,历时12年建成,通高48.27米。西塔仁寿塔建造历程与东塔相似,先木构、后砖构,经过数次灾后重建,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历时10年建成。

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均为五层八角石构楼阁式塔。东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两塔除斗_和局部装饰外,其构造基本一致。两塔结构均为塔心柱式,下设须弥座,塔内回廊中设梯可登临,各层出平坐勾栏。塔身各面交替设置券门和方龛,二层起逐层错位。

为了保证塔的稳定性,塔心柱直通到塔体顶部,再将塔盖的尖顶固定在塔心柱顶端,起到攒顶收尖的作用。塔刹顶上系8条大铁链,稳固塔刹。塔身外壁各面浮雕佛教主题造像2方,每座塔共有80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