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大四快毕业了,论文题发下来了,是《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该从哪些方面着笔呢?

2.桂林旅游景点的 论文

3.自驾游的利弊分析毕业论文

4.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没写好有什么影响吗_论文没写完去旅游会怎么样

你好:

没有这个说法, 你的签证给你到来年1月份就是叫你在这段时间找工作或者做些实习的. 虽然是英国海关查的比较严, 但是你去欧洲旅游的始发站是英国, 他是不会拒绝你入境的,

但是问题是说: 你到底能不能到欧洲去旅游,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申请欧洲申根签证的条件是你的英国签证还有至少6个月(大约是6个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如果这样算的话, 你1月份到期, 你至少需要在7月份的时候实现你的申根签证并出行.

单是这一条你的条件就是比较危险的, 你还是咨询阅读下申根签证的要求,

祝你好运

我大四快毕业了,论文题发下来了,是《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该从哪些方面着笔呢?

求一篇中国旅游景点的论文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各地的景点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使人产生深深的忧虑:中国旅游,21世纪看什么?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对传统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各地竞相发展经济,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

首先是景区环境恶化。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都曾是“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但是今天,由于在急速发展经济的同时,顾不了取相应的环保措施,这些河流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泡沫的浊流!在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由于沟内居民为发展旅游经济无规划、无限度地建立旅馆、商店,给沟内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以致考察的联合国官员在《世界遗产提名——IUCN技术估评》材料中对中国发出了警告

其次是人为的破坏。在享有国际声誉的长江三峡西陵峡内,每天都有数百艘民船在临江石,为的是给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提供廉价的石料;在著名的西双版纳,每年都要烧掉几万亩原始森林,为的是在火劫过的林地上播种耕作!在广东虎门炮台这一中国人民第一次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朽遗址上,当地竟然批准某公司放炮炸土搞基建,虎门炮台被部分震坍!比起环境污染来,这些人为的破坏更令人痛心。再次是景点的商业化。景点是一种特殊的“视觉商品”。但是,在很多景点,人们都看到摊棚林立,吆喝四起,游人不仅要受“夹道欢迎”之苦,更要受“视觉摧残”之痛。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周围,近年来违章建筑已达5座,总面积5.52万平方米,可1993年经审批的建筑竟达24.7891万平方米,照此发展下去,50年后西湖景区将无游客立足之地!

最后是景区的城市化。景区之所以成为景区,就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城市而供人们游览、观光和休憩的作用。但是,很多旅游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搞基本建设时片面强调“硬件”的规模和质量,力求城市化,试图以城市化来吸引城里人,而不是以田园化、自然化来吸引城里人。殊不知,城里人如果大老远跑到你这来住宾馆、逛街道,还不如在家里便当!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因过份向大自然索取而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沉痛的教训使人们转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建设。昔日那些因严重污染而使游客望而却步的地方重又游人云集,如曾因毒雾导致4000余人丧生的“雾都”伦敦,今天已碧空如洗,泰晤士河又清澈如镜,伦敦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沿岸分布着十几座工业城市的德国莱茵河,也曾是一条著名的污染河,但如今莱茵河两岸风光旖旎,成为德国著名的旅游走廊但愿中国不要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

二、新景点开发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往往直接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如西班牙的海滨、泰国的佛教,荷兰的风车,瑞士的湖泊等等,无一不具有独特的魅力。但纵观全国的新景点开发建设,人们不难发现,有二种不良的倾向:

(1)微缩景观趋于泛滥。

自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点推出后,全国掀起了微缩景观热。仅微缩世界著名景点的就有北京丰台的“世界公园”,江苏无锡的“世界奇观”,山东烟台的“西洋五千年旅游区”,海南三亚的“热带风情旅游线”,天津武清县的“杨村小世界”,四川重庆的“世界风光旅游城”,广东深圳的“世界之窗”。这些景点动辄投资几千万上亿元,其中“西洋五千年旅游区”投资额高达11.8亿元。对某个地区来说,也许某个微缩景点是其重点旅游项目,能吸引一些游客,但是,对于整个中国旅游业来说,这些雷同的景点,正是急功近利中的短期经济行为的典型表现。

(2)发掘、表现古代文化肤浅拙劣

中国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对国外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各地又掀起了一个大规模“营造”古代文化景点热。尽管有些景点建得很有特色,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多存在着认识肤浅,表现手法平庸,迎合游客低级趣味等问题。如表现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缩影的就有开封的“宋城”,武汉的“楚城”长沙的“古汉城”,南昌的“明城”,浙江奉化的“清末民初一条街”,邯郸的“中国梦幻文化城”等。此外,重复建设也非常惊人:各种“民俗文化村”,在全国出现了几十家,“西游记宫”出现了50座,“三国城”在四川、河南、湖北、山西等处平地而起,《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县、北京南菜园、四川重庆安家落户,鬼城在四川、湖南等地出现十几家。这种认为主观愿望可以弥补一切的做法,极易对中国文化进行歪曲和损害,给国人尤其是外国人以片面引导,掩盖辉煌悠久、精深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

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景点介绍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篇1

木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它有着浓浓的“历史气息”,俗话说“北有故宫,南有木府。

一跨进木府朱红色的大门,就会觉得自己是古代的童子,在木府里游玩。站在广场,你可以看到一群金碧辉煌的宫廷式建筑。第一座殿是议事厅,走进厅里,你会看见中间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张昂贵的老虎皮,想必过去一定是这里最有权威的人坐在这里发号施令。

进入第二个宫殿,是万卷楼,里面有好多古代的藏书,这让我想到古代人多么重视学习。

进入第三个宫殿,是护法殿,你可以看到很多菩萨,正中间是玉皇大帝,身穿金**的衣服,上面有着各式各样的珠宝,非常庄严。

顺着栈道,我还参观光碧楼和玉音楼,最后,爬到了山上的最后一个宫殿,叫三清殿,拜完佛,站在殿外,丽江古城的建筑美景映入我的眼帘,瞬间把历史写在我的脑海里。

这次的.木府之行让我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我期待下次再来这里。

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篇2

日月潭湖中风光旖旎,景色如画。湖畔的山麓上还建有许多亭台楼阁,是观赏湖光山色的极好场所。四周秀美的自然景致中点缀着寺庙古塔,更显得感想幽雅。其中最引人的是潭南青龙山麓的玄奘寺和潭北山腰的文武庙。山麓建有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寺中悬有“民族法师”匾额一方。

寺前有一座白色柱子的门楼,画栋雕梁的楼顶,飞檐挑角,富有民族特色。寺中三楼有一小塔,供奉着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寺后的青龙山巅,几年前建了一座九层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辽宋古塔式样,为八角宝塔,每层檐尾垂挂小钟,迎风叮当作响,登塔远眺,明潭风光,尽收眼底。有人说,在天高云淡时,于塔顶可望见西子湖畔六和塔的塔尖,虽近似神话,却反映了人们对祖国大陆的向往之情。

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篇3

在我放期间,我去了一次白音呼社旅游景点。虽然我生在大草原,但我从来没见过它。这次旅游让我亲自去慰问了一下大草原。

早晨,我坐着车,怀着喜悦的心情,到白音呼社景点去旅游,一路上也没感觉有多远。我一直在看路边草原上的牛群羊群甚至还有骆驼不过不多。它们都在吃草。不一会车停了,我们到了目的地,我刚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忽然间,有了一种放松的心情,平时学习带给我的压力顿然间消失了。

那有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有一些场所,比如,骑马山地摩托等等还有几座洁白的蒙古包。那还有一座神圣雄伟的敖包山坐落在山顶上,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骑马或步行去祭敖包,表示对自己的祝福,敖包山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哈达,这是一种民族的习俗。我们玩了一上午,都玩得很开心。

多么有趣的白音呼社旅游啊!

旅游景点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旅游景点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景点作文 篇1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我们来到阳朔漓江,乘筏游览。

江上风景如画。碧水漾起清波,水底的鹅卵石仿佛也跟着荡漾。水花溅到筏上,水流“哗哗”,真是一首清纯的乐曲。江旁山峦起伏,山的形态各异。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骏马,有的像鞋子,有的像手套江的中央还有几个小岛,只可惜船工说不能上岛停留。

江上凉飕飕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不过在这样令人陶醉的江上,也不在意了。“如在画中游”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一句诗。这片江,静静游览拍照是很惬意的。只是,排筏是机动的,开的很快。船工只是在风景好的地方停下,让游客拍照,其他地方只让我们一赏而过。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九马画山。它是漓江边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山壁如削,形状奇特,深色的岩璧上呈现白色浅灰色的图案,像一群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扬蹄奋飞,回首云天,有的悠然觅食我望着那头的山,数了又数,只数出来五匹。还有几匹隐藏在哪里了呢?也许艄公的船开的太急了吧。也许,齐天大圣把它们重新带回了天宫?这真实让人遐想联翩的地方。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手套山。这个名字非常有趣。我们用手比g了一下,还真是一个手套的形状!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江头到了,我们该下筏了。在那美丽的漓江边,我们合影留念。我真感到有一点留恋。不虚此行!

旅游景点作文 篇2

爸爸带我们全家去白马大峡谷游玩,白马大峡谷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境内,刚到景区入口就听到哗哗的水流声音,从入口处下去我们大约走了400多个台阶才到峡谷底部,峡谷中间是一条溪流,两边是依山而建的栈道。

水里有许多被水冲洗的很光滑的石头,大的像皮球小的像一个个鸡蛋,水潭里的水清澈见底,我以为水很浅可是看了介绍牌后我惊呆了,水竟然有20米深。峡谷两边的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数木,秋风一吹树木发出的声音和知了的叫声还有水流的声音创造出一首大自然的歌曲。太美了,我想下次还让爸爸带我来玩。

旅游景点作文 篇3

今天, 我和爸爸妈妈的朋友一行十五个人乘着两辆面包车,浩浩荡荡的来到上海枫泾古镇旅游区游玩。

由于不熟悉,请了一个导游,听导游说枫泾古镇到处水网遍布,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沿湖而建,古镇里的房子都保留了以前的特色,屋顶都是用瓦片做的,墙都是用石头或木头做的,这里最有人情味的是的是一条长廊,大约两百米左右,当初设计师把这长廊设计的很有人性化夏天不用撑伞,下雨不会湿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这里到处卖的大多数都是诸葛亮用的东西,比如孔明扇,弩等。清澈的湖能照出屋子的倒影,三轮车在狭窄的弄堂里行驶,杨柳随风摆动像在跳舞,游客在钓鱼,有的在船上嬉戏,可有趣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旅游景点作文 篇4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三隐潭。

那里的空气十分清新,让人联想起童话里的仙境。瀑布从高山上冲下来,让我想起古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景区的桥也很多:吊桥、鸳鸯桥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许愿树,我许了很多愿望,有一个最离谱的愿望是“能飞上天空”。途中有一个石头桥,水里有好多正在嬉戏、玩耍的小蝌蚪,游人们竞相观看。

大自然太神奇了,给人类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观!

旅游景点作文 篇5

黄金周旅游,有人欢喜有人愁!最开心的应该是享受公费休的人们!但是作为农民朋友,我们一点都不能开心起来!好像那个“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根本就和我们这些农民无缘。-近来,听说很多旅游景点已经涨价,有些旅游景点正考虑利用“十一”黄金周大涨价。我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们到那里去玩?盼望免费的旅游景点!!-早不久,听说峨眉山风景区门票价格听证会在四川峨眉山市举行,来自旅行社、消费者、专家学者等23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听证会。经近3个小时辩论,最终有八成代表赞成峨眉山景区门票价格由现在的120元涨至170元。其实,天涯很多网友表示质疑:有八成的人员赞成?-目前,峨眉山景区旺季门票为120元/人,第1套方案建议调至170元/人,第2套方案建议调至160元/人,第3套方案建议调至150元/人。可见,物价部门所说的听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涨价”,显然是掩人耳目,其潜台词是“并不是一定不涨价”,否则为什么调价申请中没有一套降价方案?-第二,涨价的理由何在?报道称,涨价的原因之一,是“在重庆市走访调查部分消费者,大多数人认为与其它同等风景区相比,目前峨眉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有些偏低”。显然,这个理由是难以站得住脚的。-据悉,受国内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调及部分航班调整航线的影响,本市“十一”国内游报价将普遍上涨,最高涨幅可达20%左右。据国旅国内游总部负责人张陵捷介绍,不少国内旅游景区都在近期调高了门票价格。其中,武夷山的门票价格从220元涨到了250元;五台山门票涨幅最大,从90元涨到168元,涨幅达87%;山西另一著名景点晋祠的门票从40元涨到了70元;黄山虽然门票没涨,但游客必用的上山小车的人均费用从10元涨到了13元很多景点都大涨价,但是我发现我旅游的景点竟也有二个地方是是免门票的。一:杭州西湖二:广州南沙的天后宫。还有很多地方门票也很低,像广州的白云只收5元-虽然那些免费或者那些低收费的票收入减少,但是其他收益在增加,整体利益并没有减少,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很好示范!

旅游景点作文 篇6

天安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很出名。

天安门在北京的中心,我去过那里,那里威严庄重,很美丽。的头像高高的持在红色的墙上,中国是和解放军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把希望交给下一代的人们,他们珍惜生命和时间,用时间去多学知识。周恩来总理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天安门春天、夏天、秋天、都有不同的景色。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夏天广场上的树木很茂盛。秋天,树叶黄了,但景色也很美。冬天就不一样了,满天鹅毛大雪给广场上的花、草、树、木、还有城楼等等都盖了一层棉被子,但游客一点儿也没少。因为天安门是我们祖国的心脏,大家都想来看看亲自感受他的庄严与雄伟。

这就是美丽的天安门。我爱北京首都,更爱天安门。

旅游景点作文 篇7

8月21日我们去安徽石台的蓬莱仙洞游玩。我们看见蓬莱仙洞里面有好多钟乳石还有几只蝙蝠飞来飞去。洞中,钟乳石有各种各样的,有连到地上的,有不连到地上的有的是“倒挂金龟”,有“神靴”还有一个地方,导游说,吸了那儿的气,会变成神仙呢_一路上,地上十分滑,有一个小男孩一个不小心,摔了一绞。

旅游景点作文 篇8

我去过山清水秀的北戴河,车水马龙的北京和大雪纷飞的哈尔滨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风景迷人的丰宁坝上大草原了。

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在五月中旬以后草才能绿,花才能开。

夏日里,来到坝上草原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近处,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青草,几匹骏马在大草原上飞驰而过;远处,青山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绿了,犹如一幅自然而又美丽的画卷!

那里的山也是名副其实的多!那里有一群山叫“九仙山”。为什么叫“九仙山”呢?传说古时候有九个仙女,做了错事,被二郎神压在这群山下,所以才叫“九仙山”。而且科学家还量过,这几个山的海拔高度差距不超过五厘米,真是太神奇了!山中还有美丽的佛珠洞,如同一串巨大的手链屹立在那里,人们不禁感叹道:“太美了!”

山上的小溪非常清澈,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一口水喝,还真清爽可口。山上的小野花芬芳扑鼻,旁边还有很多小绵羊悠闲地吃着青草,那样子真可爱!

那里的马也很听话,我坐上去,它的主人让它走它就走,让它停它就停,似乎听得懂人语一样,太可爱了!

旅游景点作文 篇9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从古代留下的建筑,如:赵州桥,卢沟桥等,而今天,我将饱览的也是一座从古代一直保留下来的桥,它的名字叫小七孔桥。而小七孔风景区却因此桥而得名。

小七孔位于贵州荔波县西南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集洞、林、湖、瀑石、水等多种景观于一体,十分玲珑秀气。

一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了卧龙潭。只见潭里的水呈蓝绿色,就像一块绿色的蓝宝石。走进一看,水面中呈现出自己的倒影,好清澈的水啊?这时,我心里不知不觉产生了疑问:湖水为什么会有颜色呢?原来,主要源于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太阳光或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合成的复色光,在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减少。由于阳光波长减小,被吸收并反射后,就呈现出了艳丽的蓝绿色。这次旅游,让我饱览了祖国的山水,也让我长了不少的知识。

接着,随着观光车的驶入,我们来了到水上森林。听著名字就感到一种神秘感。水上森林分为上下两段。河谷里到处都是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时而急,时而缓。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

最后,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小七孔桥了。小七孔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到现在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它卧于涵碧潭上。潭水是幽蓝色的,周围树木茂盛阴绿,更衬出了桥的幽静,静雅和恰美。桥洞和水里的倒影形成了一幅奇异的风景画。而桥的附近就有一道大瀑布。只见一条银龙咆哮而下,重重地击打在岩石上,飞溅起数颗细小的水珠,滴在人们的脸上,好遐意啊?

听爸爸说,贵州荔波是著名的喀斯特森林地貌,他保留了历史上最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小伙伴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心动了吗?

桂林旅游景点的 论文

1000年前的世界的社会你选择何种宗教对其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选择当时的宗教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内涵。而现在宗教对于人类的影响已没有如此大的地步,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附属品了。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从来没有形成过祭祀阶级的国度来说更是成为了一种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消遣。本文重要探讨旅游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那宗教又是什么呢?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宗教信徒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四。其中,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人数为:基督教徒19.55亿,占世界人口的33.7%;伊斯兰教徒11.27亿,占世界人口的19.4%;佛教徒3.11亿,占世界人口的6%。其他传统宗教的信徒人数占前几位的是:印度教徒7.93亿;犹太教徒1385.8万;锡克教徒约1700万。另外,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23亿。

另据一份最新统计资料,估算至2001年,世界人口61.28亿,其中基督教徒20.24亿,伊斯兰教徒12.13亿,佛教徒3.63亿,印度教徒8.23亿,犹太教徒1455.2万,锡克教徒约2368万,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03亿。

那旅游又是什么呢?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由于党和人民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活动。

最后,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仅抢救继承人类的传统文化,而且开辟了人文旅游景观,应该注意的是: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如不与旅游活动的开发相结合,最终只能是“保”了宗教文物,“丢”了旅游,宗教文化、“国之瑰宝”也无法为国家创造出新的财富、发挥应有的作用,宗教文化本身也无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交流。中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如西藏拉萨和青海西宁的佛教寺院其规模之大、价值之高是少有的,然而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游客无法大量出入,难以领略藏传佛教独有的风;再如泉州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其宗教种类齐全是国内罕见的。佛教影响力最大,有“泉南佛国”之称;保存着全国最为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草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此外还有印度教、婆罗门教的珍贵文物,这些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使得泉州被列为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十多年来泉州开发这些,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既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也引起了不少宗教信徒、专家学者的兴趣,从而促进了泉州与外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研究。如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及在泉州的宗教史迹考察活动、中国泉州南少林武术节和泉州南少林学术研讨会、伊斯兰教文化与泉州学术研讨会等等,不仅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研究,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促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宗教对未来的世界影响也许会越来越少,相反其他事物对其影响反到会越来越大。也许宗教只是人类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阶段行产物吧。希望宗教以后不要完全成为旅游或其他事物的附属品。

自驾游的利弊分析毕业论文

一、文化,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由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

趋势, 在当代文化价值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生产和消费, 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因为, 人们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 一旦物质需求满足以后, 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精神方面的享受。今天中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浮光掠影式的观光旅游, 而是渴望通过旅游活动获取知识, 追求有一定文化境界的精神感受, 寻求深层次的美

的欣赏。前不久, 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世界旅游报告》分析了国际旅游的趋势, 指出在21 世纪, 旅游市场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 文化旅游正以每年10~ 20% 的速率增长, 现代旅游已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欧美有70% 的旅游者是进行文化旅游消费。近两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和法国, 有2/3的旅游收入与文化旅游有关。国外旅游消费是这样, 国内旅游亦如此。文化旅游正在国内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北京的故宫、长城, 深圳的“锦绣中华”, 云南的民族村, 陕西的兵马俑等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成为人们旅游首选的对象。如桂林市靖江王陵墓出土了大量明代梅瓶, 2001 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经新

闻媒体报道后, 有28 个国内外参观团分别从韩国、日本、广东、陕西等地专程来桂林旅游, 除了看青山秀水,另一主要目的便是欣赏明代花瓶。近年来在中国掀起了西欧诸国游、澳新游、新马泰游等, 人们舍得花费这么多钱参加这些旅游活动, 主要目的是领略异国风情和质文化。这一现象, 现实地展示了旅游文化的人文魅力。国内不少游客亦提出这样的口号: 带着文化去旅游才是旅游的真谛, 也才是较高层次的旅游; 高质量的旅游就是品味文化、回味文化; 玩到最后是玩文化?这一切告知我们: 旅游业已进入了竞争的最高阶段

——文化竞争阶段。文化旅游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 而感受文化差异、探索文化、体验文化则是旅游行为永远的动机。换言之, 旅游业本身

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的产业, 尤其是景区景点的建设和经营。如魏小安研究员所说: 旅游景区景点的经营彻头彻尾就是文化, 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则是在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购买文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 往往代表着某种独特的文化, 其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 所谓“入目三分景, 七分在内涵”就在于此。但旅游不等于旅游产品,只有经过文化的挖掘、冶炼、设计和制作, 才能成为旅游产品。所以说, 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 亦是旅游产品竞争的底蕴所在, 抽去这个灵魂, 就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竞争力了。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兴起和迅速发展, 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 国家旅游局已把“文化导向”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补充到《旅游区(点)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从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上强调旅游景区(点) 的文化内涵, 意在要求各地注重提升旅游景区(点) 的产品档次, 以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充分挖掘自然中的文化内涵, 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已成为旅游界的共识。

二、桂林旅游文化现状及旅游景点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桂林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

生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桂林聚居的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有各具特色的建筑、饮食、服饰以及婚嫁、节庆等传统习俗, 构成了桂林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文化。歌仙刘三姐已成为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民的化身, 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享

誉海内外。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桂林有着2000 多年的历史, 距今1~ 5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和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保存完好。桂林作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些景区(点) 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既有兴修于秦代的兴安灵渠、明代的靖江王城、王陵, 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桂海碑林, 以及展现近代革命历程的桂林八路军办事处, 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园等。灿若星河的山石溶洞文化——桂林是个以山地为主的地区, 地形复杂, 石山林立, 喀斯特地形地貌遍布,奇峰异洞比比皆是, 形成了独特的峰林山地和岩溶洞穴

景观。如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荔浦的丰鱼岩等。从南朝著名诗人颜延之吟咏桂林独秀峰起, 唐代如韩愈、柳宗元、杜甫、宋之问、李商隐、张九龄、元晦, 宋代的苏轼、范成大、张孝祥、秦观、黄庭坚、李纲, 元至清代的著名文人石涛、袁枚、戴钦, 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和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贺敬之等, 均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游记、对联、碑铭和摩崖题词, 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十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从不同的角度记下了桂林的历史风貌, 亦给桂林的山水风景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姿的水文化——桂林水十分丰富, 年降雨量是广西4 个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年降雨量在1 599

~ 2 827 毫米之间。历代文人名士对桂林的水均有高度评价, 也不乏传世佳作, 如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水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千古佳句、现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世人皆知。名扬天下的桂林漓江、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兴安灵渠、还有青狮潭、龙胜温泉等一大批人们早已熟知的景区(点) , 它们的美不仅在水,还在于它们的历史、意蕴和与之相辉映的湖畔、江畔建筑艺术。极具潜力的生态农业文化——桂林动植物十分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66. 46% , 植物种类达1 415 多种, 目前我区有动物种类1 593 种, 是全国野生动物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治区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有8处, 其中国家级2 处; 自治区森林公园5 处, 国家级森林公园2 处; 近年来, 桂林的森林旅游、农业旅游悄然兴起, 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资江—八角寨, 茶文化、酒文化、生态农业科普知识、田间实践技能的尝试、乡间生活的体验等, 构成了桂林魅力无穷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凝重渊博的宗教文化——广西在东汉时期起就有宗教传入, 佛教和道教在广西已有近2000 年历史。其中桂林有不少古代佛教建筑, 如佛寺、佛塔、石窟(主要是摩崖造像)、塑像, 如全州的湘山寺、恭城的文武庙, 除此外, 还有基督教的礼拜堂,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 这些建筑既有精湛的技巧, 也有感人的艺术, 它包括了建筑、雕塑、绘画、景观、造型诸方面, 内容十分丰富, 且极具桂林特色。这些都是了解桂林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桂林少数民族多聚族而居, 其房屋建筑以干栏型为主, 建筑样式却各有不同, 壮族的麻栏木楼、瑶族的半边楼、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 虽是古老的传统建筑形式, 至今仍十分适合桂林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此外还有不少古老的桥、亭、阁以及明清古镇等, 构成了桂林极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二) 桂林旅游景点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林市各地虽然较为注重观光型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和宣传包装, 一些地方注意了民族节庆的开发和举办, 一些景区(点) 也以民族风格表演的形式来增加文化含量, 然而相当一部分景区(点) 深层次的、优秀的文化内涵还是未得到较好地挖掘和利用。即使是景区

内的人文景观, 也只是重视实物的利用, 而忽略内在文化的挖掘, 没有把实物与无形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 使得一些人文景观外观形象丰富而内容空洞枯燥。

一些地方的民族风情表演中有的节目格调欠高, 甚至有些庸俗化、过分商业化的倾向?更为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地区还处于单纯出售旅游产品甚至是出售旅游的阶段, 没有在品牌策划、品牌运作上下功夫, 结果致使一些景区(点) 文化含量明显不足, 旅游产品档次不

高, 游客到景区(点) 只是走马观花式看看山水风景和实物, 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大。

除此外, 旅游景区(点) 的讲解员和导游人员对景区(点) 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理概貌、丰富的科学知识等不甚了解, 以致景区(点) 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宣传, 旅游者得不到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其满意程度大大降低。

三、建设有桂林特色的旅游文化, 打造旅游

景点新品牌在现代旅游市场的运作中, 人们已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认识到: 只有走出单纯出售旅游产品的低层次经营的老路子, 实行“品牌战略”, 才是旅游业长盛不衰的发

展之路。旅游品牌的打造是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的。从狭义利用文化的角度, 每个景点都有其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和景点本身的文化积淀。认真地分析、收集、整理和利用文化素材, 特别是那些可以用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素材, 结合旅游者需求特点演示和解

说, 定会为景点增光生色, 形成新的卖点, 新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 个方面打造好自己的旅游景点品牌。

(一) 更新老品牌

桂林的旅游十分丰富, 且种类多样, 特点突出,一些旅游景点经过不断的开发建设和宣传包装, 已成为区内乃至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是一些老品牌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宣传包装还是运作方式上, 只重视自然景观和外观形象的策划, 忽略了其文化内涵的深度

挖掘, 故未能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因此, 笔者认为, 要打造桂林旅游景点的新品牌, 首先要抓好老品牌的更新改造。这里所说的更新, 不是对老品牌的全盘否定, 而是指深入挖掘这些景点的文化内涵, 进一步丰富景点内容,

提升品牌档次。

对现有老品牌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挖掘其文化内涵:

1. 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

凡知名老品牌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

历史文化内涵, 如桂林山水之所以能“甲天下”, 绝不仅

因其单纯的自然风光, 而是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与附丽

于其上的厚重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桂林是我国著名

的山水文化城, 已有2000 多年历史, 1982 年就被院

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以甑皮岩、宝积岩为代表的

史前古人类遗址文化异常珍贵; 以靖江王府、靖江王陵

为代表的明代藩王历史文化壮观而完整, 全国罕见, 已

成国宝; 还有南朝至近代的迁谪文化、科举文化、抗战文

化?正是这些丰厚而珍贵的历史文化和桂林秀丽的

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 才构成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知

名品牌, 文化底蕴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前不久在桂林召

开的宋人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研讨会上, 来自全国

各地的专家学者均提出: 桂林旅游发展, 必须在自然与

人文开发上齐头并进, 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桂林

山水首先要打好历史文化牌。

兴安灵渠建于秦始皇33 年(公元前214 年) , 它不

仅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属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渠的修建勾通了长江、珠江两

大水系, 构成东、南半个中国水运网, 对秦始皇统一岭南

发挥了重要作用。灵渠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

的明珠, 亦是一处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兴安旅游

如打好“秦文化”牌, 可以让人们在游览中真切地了解历

史, 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

2. 科学文化内涵的挖掘

旅游景点的科学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蕴含的自

然科学知识和各有关门科的知识方面。如喀斯特地形地

貌和丹霞地貌的成因、岩溶洞穴景观及其洞穴内千姿百

态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及种类、温泉的来历及其利用价

值、动植物的种类及特性, 以及许多著名木建筑靠榫卯

而能经受几百年风雨安然无恙等有关地理、气候、地质、

建筑、动植物等方面丰富的科学知识, 均蕴含于景区景

点之中, 各景区(点) 如能深入挖掘这些知识并加以整

理, 根据不同的旅游者的需求, 或用文字或由导游人员

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比到处是雷同化的比拟和象形更

能激发旅游者的兴趣, 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的求知需

求。3. 文学审美内涵的挖掘

桂林知名品牌文化内涵的另一个层面是: 秀美无比

的自然风光与历代文人墨客无数之诗词吟咏、题记、楹

联等文学作品交相辉映, 可以说是无景不诗, 无诗不妙,

人文与美景融为一体, 由此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文化氛

围。桂林旅游景区(点) 的开发建设及宣传包装应该着力于渲染强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如唐代文学大家韩愈

的“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现代诗人贺敬之的“情一

样深呀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水”等, 只要精心策划和

运作, 定能使游人慕名而来陶醉于其中而留连忘返。如

把这些诗词歌赋用天然奇石刻成碑, 置于景区(点) 观景

的最佳处, 美文与美景相互辉映, 渲染出浓浓的诗情画

意, 使人在观赏山水的形态美、结构美的同时, 又能欣赏

并诵读这些脍炙人口的美文, 引发其审美思维, 使其达

到情景交融的最高审美境界。

4. 宗教文化内涵的挖掘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丰富, 桂林的宗教及宗教

建筑共100 处, 如西山摩崖石刻、湘山寺、文武庙等。

其中湘山寺素有“楚南第一刹”之称, 为唐代所建,

历朝皇帝5 次膜拜。有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寿世慈荫”

崖刻。栖霞寺建于唐代, 殿宇幽深, 规模宏大。如能认真

挖掘并加以整理, 便能使桂林的宗教文化优势转化

为旅游市场优势。

5. 附会文化发掘整理

附会文化主要指人为赋予自然的民间传说或民间

故事, 它使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单一造型审美转向更加丰

富多彩的人文审美, 从而增加自然审美的文化内涵。

桂林自然景区(点) 的附会文化多与山、水、石、洞有

关, 形式以象形为主, 如象动物或人物等。这些自然景观

有了附会于其上的美丽动人(或凄婉动人) 的传说, 便由

单一变得丰富, 生硬呆板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景物的美

感由此而生。如象鼻山的传说、刘三姐的传说等。可组织

力量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附会文化进行广泛地搜集, 根

据不同景点的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和民族民俗文化背景

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 同时还可在相应的景点进行必要

的附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二) 打造新品牌

1. 发挥民俗文化魅力推出民俗文化品牌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境内居住着壮、汉、

苗、瑶、侗、仫佬、回、满等41 个民族, 民族风情浓郁。

民俗风情是一种区域性极明显、渗透性极强、涵盖

面极广、内容极为丰富的人文现象, 主要体现在民众的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文化特色的情趣上。长期以来, 各

族人民在桂林这块土地上生活、生产和斗争, 创造了多

彩多姿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性文化、艺

术性文化、竞技性文化、工艺性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

化、居住文化、婚俗文化和节庆文化等, 构成了桂林“人

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民族风情旅游体系。如前国家

旅游局局长刘毅所说“民族文化、民俗风情, 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要努力开发它完善它精化它。”对桂

林的民俗风情文化如能精心策划并取各种形式表现

之, 定能形成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2. 发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历史文化品牌

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史学价值, 是直观的历史教科

书, 是历史的见证, 亦是历史的载体, 对这些历史知识承

载物的发掘和利用, 能使游人了解人类的昨天, 从而获

得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如兴安灵渠与陕西的郑国渠、

四川的都江堰一道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它不仅

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古、

灵、巧令中外专家名士和旅游者叹为观止。参加在灵渠

召开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的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2000 多年前有这样伟大的工程并且现在尚存完好, 这

是奇迹, 不但中国没有, 全世界也没有。人们评价灵渠之

游为“不到灵渠岸, 无由识始皇”。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桂林灿烂的历史文化, 不管是上

万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还是红军第一次重大战役

——突破湘江等, 都能激发旅游者对桂林的深刻认识和

旅游欲望。

3. 充分利用名人文化发挥景点名人效应

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史实的原则, 根据旅游者的需

求和创造品牌的需要, 发掘整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名

人在桂林的遗迹、遗存, 用旅游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并

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宣传, 使其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是

使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桂林的名

人文化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代到桂任职或旅桂的著名文人名士, 他们中

许多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学艺术遗迹。二是近现代以

及当代来桂的外国著名人士及国家***, 他们对桂林

的赞美和评价是桂林名人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分。

三是近现代以及当代我国党和国家高级***和

著名人物到桂林游历、考察留下的踪迹以及对桂林的评

价等。

四是桂林涌现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

物和军政名人等。

对名人文化的发掘利用, 可根据不同人物的情况和

景区(点) 的文化需求取不同的形式。如对有巨大影响

力的人物, 可将他们对桂林的评价或作品用文字形式展

示出来, 以扩大景区(点) 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在桂林留

下遗迹遗物的还可开放他们的故居, 展示他们的遗物

等; 而对那些有着经历的人物则可将他们的经

历、传说故事进行包装, 增强景观的神秘性和生动性, 从

而增强吸引力。 4. 弘扬古建筑文化内涵重塑景点品牌

建筑师们曾这样诠释建筑:“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是灵感的凝结, 历史的注脚, 文化地平线上的侧影”, 简

言之, 建筑是物质外显和文化内涵的结合, 是某一历史

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审美观的综合写照。

一些名建筑还体现了建筑师和工匠们为人类造福的理

想和人们对某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 开发建筑文化资

源, 重点不在建筑本身, 而是在其结构外观背后所蕴藏的

深厚文化意味。这种体现在建筑物中的文化才是人们的

审美价值所在, 只有把它挖掘出来, 并为游客所理解和欣

赏, 才能使建筑文化转化为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桂林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独特的建筑遗

产。如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兴安灵渠, 恭城的文庙、武

庙等。除此外, 市内众多施工巧妙、结构严整、情趣独

特、造型美观、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和亭、台、楼、阁、桥

等, 均是各个历史年代的文化纪念碑。对这些珍贵的历

史文化遗产, 在取有效地保护措施的同时, 挖掘和体

现它们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和历史知识, 对增强华夏子孙

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 注重导游文化的建设为品牌景点锦上添花导游工作者作为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和旅游审美行为的引导者、协调者, 其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导

游艺术以及对景观文化内涵的理解等, 直接影响到游客

对景观文化的审美和认知。一个知识丰富、审美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导游工作者, 能够凭借艺术化的语

言, 故事化的讲解, 借鉴前人的审美结果, 结合自已的亲

身体验, 根据游客的审美需求, 巧妙地引导游客去欣赏

美、体验美, 使游客“化景物为情思”, 得到审美上的最大

满足, 情感上的充分陶冶, 精神上的高度升华, 从而使景

观文化价值得以极大限度地增值, 游客也因得到超值精

神享受而对该景观产生认同和赞美。反之, 如果导游员

素质不高, 对景区(点) 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一知半解甚至

根本不了解, 则会导致上等绝美的景致, 高品位高等级

的景观, 在他们的导游下黯然失色。因此, 培养一支文化

素养高、内在气质好、语言能力强、热爱导游工作并具备

较好地导游技能技巧的导游员队伍, 是桂林旅游文化建

设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总之, 桂林旅游要上新台阶, 必须注重文化导向, 发

掘景区(点) 的文化内涵, 打造好具有桂林特色的旅游景

点新品牌。完善国际旅游城市新形象。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自驾出游的一些好处包括:

1、自由。自由是自驾游最大的好处。你想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跟领导掌权似的,自己能亲自驾车,无拘无束地漫游四方,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惬意、非常享受、非常有乐趣的旅游方式。一句话,怎么舒服怎么来,自驾游就是这么任性。

2、灵活。自驾出游,时间和地点、行程、路线都不受限制。自己安排时间,想去哪儿去哪儿,不必赶火车、汽车什么的。自由散漫,随心所欲,想停就停,想走就走,走走停停,确实方便。此外,自驾游更适合公共交通不便,或者公共交通到达不了的地方;也能满足人们对出行物质的装载要求。

另一方面,自驾车旅行也有一些坏处:

1、外出游玩安全第一,自己出去玩,各种状况不熟悉,会有很多安全隐患。

2、路线不熟悉,容易走很多冤枉路,耽误了旅行时间。

3、自驾出游人数少,有时候会感到一个人旅游没意思。

4、在规划行程和查找攻略、预定酒店等方面都要亲力亲为,身心比较受累。

5、毕竟是到陌生地域自驾,对很多事情不熟悉,时间掌控不好,还有一些额外的花费等不好控制。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思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0.4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0.4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0.4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SPSS21.0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0.872,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1271.770,Sig值为0.000,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70.363%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4.2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取小班授课,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