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泮塘社区位于哪个市

2.广州站到仁威祖庙怎么走

3.广州仁威祖庙2022年开放时间

4.仁威祖庙拜太岁流程

5.仁威祖庙的仁威庙的大殿

广州仁威祖庙地铁怎么去_广州仁威祖庙

开放了。

在广州,有多个地方可以“拜太岁”,例如三元宫、仁威祖庙、、纯阳观等,珊珊三丫头推荐大家来仁威祖庙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仁威祖庙是目前广州市供奉“太岁神”最全的寺庙,里面供奉着60位 “太岁神”。

第二、春节期间来仁威祖庙“拜太岁”后,可以顺道旁边到泮塘五约、荔湾湖、永庆坊等游玩,品尝西关美食,感受西关浓浓的节日气氛。

第三、仁威祖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洲直街35号,交通方便,除了自驾外,还可以坐地铁到长寿路站,再走大约一公里就到达了。

仁威祖庙,是一座供奉北帝的道教庙宇,始建于宋代的皇祐四年,即1052年,至今超过900年的历史了,它是当时广州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古庙宇。

当年在广州泮塘有兄弟二人,兄长的名字“仁”,弟弟的名字是“威”,有天,兄弟去打鱼发现一块怪石,拾回家中,立为神像,从此生活顺景,之后这个消息传遍乡里,引来许多人参拜,

后来,乡里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庙就命名为“仁威”了,而明代天启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又相继进行过大规模修建,这座庙宇建筑非常具有特色,

充分体现岭南传统工艺的特色,有很高的欣赏和历史价值。1983年,被广州市公布为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泮塘社区位于哪个市

广州路仁威庙寺庙有文昌菩萨。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在广州市路仁威庙寺庙是有文昌菩萨,地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乘8路、25路公交车到仁威庙站,下车后过对面左转,步行50米左右就是仁威祖庙。乘66路公交车到泮塘总站,下车后步行五分钟就到了。或乘坐5号线中山八路站B出口,下车后往泮溪酒家方向步行十五分钟左右。文昌菩萨是管功名利禄的文昌菩萨(文昌帝君),又称更生永命天尊,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即文昌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广州站到仁威祖庙怎么走

泮塘社区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昌华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40103005107,居民号码前6位为440103。邮政编码为51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0,车牌号码为粤A。泮塘社区与西关大屋社区、昌华苑社区、逢庆社区、如意坊社区、荔湖社区相邻。

仁威庙(仁威祖庙)

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_四年(1052年)

泮塘社区附近有仁威庙(仁威祖庙)、仁威庙(仁威祖庙)、荔枝湾旅游区、沙面旅游区、陈家祠等旅游景点,有德昌咸煎饼、杏花鸡、陈添记鱼皮、鲍汁扒柚皮、及第粥等特产。

广州仁威祖庙2022年开放时间

公交线路:52路,全程约5.2公里

1、从广州站步行约540米,到达广州火车站总站

2、乘坐52路,经过6站, 到达中山八路站

3、步行约430米,到达仁威祖庙

仁威祖庙拜太岁流程

8:00-17:00。 仁威庙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 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朝皇_四年(1052年)。

仁威祖庙的仁威庙的大殿

拜太岁的步骤。

祭祀太岁的的供品不需有肉,只需简单的香烛、水果及斋菜即可,如选用六款水果及斋菜等。

除此,当然还有拜祭太岁的必备纸宝,纸宝如能道教开光那是最好,而完整的太岁五合纸宝则是:太岁纸宝三份、天神纸宝三份、地主纸宝三份、祖先纸宝两份、灶君纸宝两份。

首先预备一张桌子,在正中央摆放一个香炉,另用一张红纸在上面写着年份及太岁的名字,把这张红纸贴在供桌后的粉刷墙壁上,要刚好是香炉对正的位置。

把供品摆放在供桌上,跟着敬虔的持香下跪,祷告祈福,然后,便把香插在香炉上。

当香燃烧到一半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烧衣。这时要预备一个聚宝盆或香炉等,把纸衣逐一焚烧。

仁威庙的大殿供奉北帝,全称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简称真武帝、玄武帝、北帝。神话传说玄武在黄帝时降生,入湖北太和山修练,久而得道,玉帝册封为玄武真君,太和山因此更名为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意。又说元始天尊乃命玉帝降诏玄武收魔。玄武乃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魔王化成苍龟巨蛇,玄武神力摄于足下,锁众鬼于丰都大洞,玉帝赐号为玄天上帝。

玄武为龟蛇合体形态,为中国古代北方之神,北方属水,其色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捍御,故曰武。与青龙(东方属木)、白虎(西方属金)、朱雀(南方属火)、合称为四方之神。武帝司水,泮塘地处水乡,历年以种荠、莲、菇、茭、菱五秀而驰名省内,乡民为感恩邀福于神以不至成灾,对供奉北帝礼奉倍诚。

现大殿的神案,钟、鼓、炉、鼎都是重新按原貌配置,现仅存三件古物,一是石雕酹酒皿,二是在殿中悬挂quot;播液发灵横匾,是同治六年(1876年)盐步(当时叫蟾步)乡民所送。在中,工厂把它作阁楼板放置物品,故此得以保存下来。另一块百孔千疮的破木匾命运就不同了,它原是当地乡民送的海不扬波木匾,时被丢弃在荔湾湖风吹雨淋十余载,尽管腐蚀穿孔,但木质仍很坚硬,可见当时取材之讲究了。海不扬波、播液发灵都是反映了乡民祈求北帝保佑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丰物阜的良好愿望。